forked from ProletRevDicta/Prolet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Copy path(重要文件)怎样理解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北京市第三次理论讨论会的五个发言材料.txt
executable file
·356 lines (308 loc) · 76.3 KB
/
(重要文件)怎样理解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北京市第三次理论讨论会的五个发言材料.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怎样理解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
一一北京市第三次理论讨论会的
五个发言材料
北京人风女颜社
==========第1页==========
说明
四月七日至十五日,市委宣传组举办了第三次理论讨论会。参加会的有二十六个单位的工农兵业余理论队伍的代表、专业理论工作者和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共五十多人。会上,认真学习了毛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批判了邓小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集中讨论了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问题。到会同志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学习讨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有些问题也还存在不同看法,不同理解。最后由讨论会各小组归纳整理,分别写成
五个材料,作了大会发言。
由于学习和领会毛主席重要指示还不深入,讨论也仅仅是初步的,这个材料很不成熟,仅供同志们进一步学习讨论毛主席重要指示时参考。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组
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日
==========第2页==========
毛主席语录
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怎么会认识足呢?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绝对不能依靠他们。我们能依靠的,只有那些同工人没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千部。
==========第3页==========
目
录
怎样理解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科学论断
理论讨论会第三组整理(1)
从阶级关系的变化看党内资产阶级的形成
理论讨论会第三组整理(8)
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看走资派就是党内资产阶级
理论讨论会第二组整理(16)
走资派的特点和活动规律
理论讨论会第一组整理(25)
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英明论断是对
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理论讨论会第四组整理(37)
==========第4页==========
怎样理解资产阶级就在
共产党内的科学论断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如何理解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这一科学论断呢?同志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钻研,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不少体会和收获。
以下汇报三个问题:
一、如何领会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含义
毛主席说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我们认为,这里讲的“资产阶级”指的是阶级的整体。联系到毛主席所说社会上还存在旧的资产阶级的问题,对这个论断的深刻含义该怎样领会呢?同志们在讨论中逐步明确,对于毛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不能作这样两种理解:(1)不能理解为党内外存在着两个独立的资产阶级。(2)不能理解为所有的资产阶级分子都在党内。应该理解为,由于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党内的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的核心、重点、主要的部分,并由他们的头面人物如刘少奇、林彪一类组成资产阶级司令部。为什么党内的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的核心、重点、主要的部
1
==========第5页==========
分,就可以说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呢?同志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核心、主要的部分与资产阶级整体的关系。一方面,从政治权力的反作用,从苏联变修的历史教训,从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等许多方面,分析论证了核心、主要的部分能够决定整体,比如,由于苏修叛徒集团篡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利用政权的反作用,就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使社会主义蜕变为社会帝国主义,苏修叛徒集团的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另一方面,还从思想政治路线的决定作用,从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联结,从党内外资产阶级的相互联系等许多方面,分析论证了核心、主要的部分能够代表整体。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中,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之所以公开打出拥护邓小平的旗号,要推邓小平当中国的纳吉,就是因为邓小平是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他所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复辟愿望。核心、主要的部分,既能决定整体,又能代表整体。在这个意义上说,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分析问题时,总是抓住主要矛盾、中心环节,揭露事物的本质,说明事物的整体。这绝不是用片面当全面,绝不是脱离事物的全体,脱离事物的本质,而是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全体、事物的本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运用这种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在我们看来,就是说党内确实有资产阶级,而不只是有几个资产阶级分子或修正主义分子。因此,多数同志认为,这个判断就给了我们一个党内资产阶级的科学概念。列宁在分析处于帝国主义阶段的资产阶级时,
2
==========第6页==========
就明确地提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科学概念。毛主席的这个科学论断,深刻地揭露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处于被消灭过程中的资产阶级的本质,也就是给了我们一个党内资产阶级的科学概念。这个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飞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为我们解决了继续革命的首要问题,使我们能够抓紧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对象,认清主要危险;也深刻揭露了社会主义可能复辟为资本主义的秘密所在;是我们继续革命的指路明灯,反修防修的革命法宝。随着革命的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用这个科学论断武装头脑,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因此,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沿着毛主席指示的方向,努力去理解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党内有资产阶级,而不仅是几个分子或代理人;努力从各个方面去揭露、批判党内的资产阶级,特别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深入地揭露批判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的反动罪行和他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充分认识他们的危害性、危险性。
对含义的领会,同志们有共同的认识,而且随着讨论,大多数同志的理解越来越接近了;但也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开始时,有的同志认为,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中没有直接用“党内资产阶级”这个概念,因此,着重理解走资派的阶级实质就可以了,不见得要用“党内资产阶级”这个概念。经过讨论,同志们都认为可以用这个概念。但在什么意
3
==========第7页==========
义上用仍然存在着重要分歧。除上边讲的那种理解外,还有以下三种:第一,只能在反映核心、重点、主要的部分的意义上用,不能在反映整体的意义上用;第二,只能在说明走资派的阶级实质时用,具体的表述方式是:走资派是党内的资产阶级,在其他地方不能用;第三,只是在区分资产阶级在党内外这两部分人的意义上用。
党内资产阶级包括哪些人呢?在学习讨论中,多数同志根据走资派的地位、作用,认为他们是党内资产阶级的核心部分。同时,联系毛主席关于“党员一部分”的指示,认为还应当包括那些不当权的党内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和混进来的阶级异己分子等。也有同志持不同意见,认为只应该包括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他那些人是走资派的社会基础。
以上这些比较主要的分歧,有待于在深入学习中,进一步研究讨论。
二、为什么说党内资产阶级作为阶级而存在
为什么说党内资产阶级不仅是一些分子或代理人,而是作为阶级存在的呢?
经过学习讨论,同志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这是阶级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全国解放以后,由于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化,资产阶级成了革命的对象,处于被统治地位,无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我们党成了执政党。这样一个变化就必然使党内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核心和主要部分。
4
==========第8页==========
2.他们是旧土壤上产生的新毒草。资产阶级法权是他们产生的一个重要土壤,他们极力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把权力变为资本,保护大官们的利益,比资本家还厉害;他们的灵魂深处是一个资产阶级王国;他们拚命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总之,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都彻头彻尾地资产阶级化了。
3.他们手中有权,能制定纲领、路线,集中反映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最具有资产阶级的代表性。
4.他们是由一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和一定数量的社会势力。
以上几点,既是党内的资产阶级的特征,又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处于被消灭过程中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本质,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说,第一点,解放前资产阶级的核心、重点、主要的部分在社会上,在党外,现在在党内,这是党内资产阶级的特征。这同时也反映了整个资产阶级进行复辟活动的共同规律,即他们懂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夺取,由混入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来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比他们亲自出马要好得多,特别是在资产阶级名声已经很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第二点,旧土壤上产生的新毒草,他们在经济上,强化资产阶级法权,把权力变成资本,在政治上反对革命,搞复辟倒退。这是党内资产阶级的特点,同时也集中反映了整个资产阶级要夺回生产资料继续剥削劳动人民,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同的经济要求和政治态度。第三点,手中有权,能制定纲领路线,这是党内资产阶级的特点,同时,这些纲领路线也正是整个资产
5
==========第9页==========
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的集中反映。总之,这些特点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而存在。因此,我们说党内资产阶级是作为阶级而存在,是处在被消灭过程中的资产阶级。
三、资产阶级在党内是否影响党的性质
在讨论中同志们认为,党内存在资产阶级,绝不意味着我们党成了两个阶级的混合体。党内资产阶级是侵蚀我们党的健康肌体的蛀虫,他们与我们党的性质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必然反映,是阶级斗争必然引起的阶级分化。不是合二而一的结果,而是一分为二的表现。
我们知道,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承认党内存在资产阶级,不等于说,他们在我们党内已经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居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他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只要我们坚持无产阶级的斗争哲学,不断地揭露他们,并坚决同他们作斗争,就只能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更加壮大,丝毫无损于我们党的光荣、伟大、正确。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历史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如果它在原来的阵地上,亮明旗帜,公开与无产阶级对抗,那就一天也混不下去。因此,它必然千方百计地在自己的对立面无产阶级那里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继续与无产阶级较量,力图东山再起。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资产阶级强大的表现,而是它面临灭亡的象征;不是党内资产阶级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了,而是由于阶级关系的变化,
6
==========第10页==========
他们在整个资产阶级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出来了。他们仍然是一小撮。当然,也要看到由于斗争的绝对性,矛盾双方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经过讨论,同志们还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有合乎规律地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有复辟资本主义的现实可能性。党的发展也有搞修正主义还是搞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可能性。如果我们放弃了阶级斗争,让党内资产阶级的复辟阴谋得逞,让他们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次地位发生暂时逆转,就会改变我们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的党就会变为修正主义的党,法西斯的党。苏联共产党的变修就是一个历史教训。大家从这个历史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不承认党内存在资产阶级,不讲党内的阶级斗争,不认识党有变质的危险,从而忽视了同党内资产阶级的斗争,实际上就更危险。只有看清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充分认识它的危险性,才能明确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才能正确制定我们斗争的战略策略,把握革命攻击的主要目标,取得斗争的主动权,避免发生逆转。由此我们进
一步体会到,毛主席的这一英明论断,是我们反修防修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党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也是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理论讨论会第三组整理)
7
==========第11页==========
从阶级关系的变化看
党内资产阶级的形成
一、为什么必须研究阶级关系的变化
要搞清楚党内资产阶级的形成问题,首先必须研究阶级关系的变化。为什么呢?我们在讨论中,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开始,有的同志往往把党内资产阶级这个概念,仅仅理解为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个别分子等等。而按这样理解,陈独秀他们是资产阶级代理人,不是党一建立党内就有资产阶级了吗?那末怎么理解毛主席的指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呢?通过分析研究,同志们认为,陈独秀等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就其阶级属性来看当然属于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但在旧中国,由那时的阶级关系所决定,作为资产阶级的主要部分、核心和司令部不可能在党内存在,因此不能说那时就已经形成了党内资产阶级。那时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奴仆、代理人、小伙计,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附庸。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时才出现了党内资产阶级。从理论上作这样的概括,正是反映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事实表明,要弄清楚党内资产阶级何时形成,怎样形成,它在整个资产阶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它比党外资产阶级具有更大的
8
==========第12页==========
危险性,都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研究阶级关系及其变化,重要的问题是抓住主要矛盾,即主要的阶级关系。我们在讨论中,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现存阶级关系的各个方面: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等等。毛主席教导我们:“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上述些阶级关系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主要的阶级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它规定或影响着社会主义社会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要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分析这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便能从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中,抓住一根主线。这样,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二、党内资产阶级是怎样形成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由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由过去的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的:“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这
9
==========第13页==========
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和人的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这场人的相互关系的大变动,主要表现在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而资产阶级则由民主革命时期的同盟者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成为被统治阶级。
阶级关系的这个变化必然给党带来深刻的影响,必然引起党的状况发生变化。
第一,一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变为走资派,成为党内的资产阶级。我们党长期领导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分极其广大的国家,我们党是处在这个广大阶级的包围中”,由于我们党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许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跑到了我们党内来找出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逐步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和世界观,树立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世界观,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但也有一些人,顽固地坚持他们原来的立场和世界观,他们只部分地接受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和路线,而不接受党的最高纲领。这些人从来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民主派,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不过是党的同路人。随着国内主要矛盾以及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的变化,他们也就从革命营垒中分化出去。这些资产阶级民主派,他们满足于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热衷于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即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革到他们这些人的头上了,他们就抵触、反对,由同路人演变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反对派、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
10
==========第14页==========
权派,成为党内的资产阶级。这些人的特点是搞修正主义,“他们所主张的,在实际上并不是社会主义路线,而是资本主义路线。”这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把他们同党外的资产阶级势力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和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在阶级利益、政治立场、思想体系等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在我们党内有些人挂着共产党员的招牌,但是并不代表工人阶级,而是代表资产阶级。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混进党内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从未触动过,仍然是一个资产阶级王国。所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后,他对社会主义革命总是格格不入,水火不相容,以至疯狂地加以反对,成为党内外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从邓小平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党内的表现是多么的深刻和触目惊心。
第二,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有些人为了追求升官发财的目的而加入到党内来了,他们“只想从执政党党员的地位‘捞到’好处而不愿肩负为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的重担”。这种人入了党如不彻底改造,就会把党员的称号当做政治资本,钻营投机,谋取私利,搞资本主义,从而成为党内的新资产阶级分子。
第三,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我们逐步地剥夺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也沉重地打击了资产阶级,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影响,因此,资产阶级在同我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中,就更重视采取拉出去、打进来的办法向我们党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内不可
11
==========第15页==========
避免地要混进极少数阶级异己分子、反革命分子;也会有少数意志薄弱者,要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中,成为他们的俘虏,成为党内的资产阶级。
第四,资产阶级法权不仅是产生社会上新资产阶级的土壤,更重要的,它同时也是使党内一些想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的人逐步变为党内的资产阶级的土壤。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仅旧的资产阶级还存在,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识分子还存在,小生产每日每时都产生着资本主义;同时,我们现在还是建设了一个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一部分党员,特别是某些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如果没有抓紧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不能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而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对待资产阶级法权,就有可能把担负领导职务看作是做官、搞特权,把资产阶级法权所带来的那一部分优厚的物质待遇,看作是天经地义、不可触动的东西,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谋取私利,把权力转化为资本。这种人,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权力越大,就会越贪婪、越凶狠,就必然要保护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新老资产阶级的利益,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从而背叛无产阶级,使自己的阶级地位发生转化,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
总之,由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党内出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己经具备了资产阶级的阶级特征。他们与过去说的资产阶级的“尾巴”、“伙计”、“附庸”不同,而是成为资产阶级的主要部分和首脑;他们不仅是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而且本身就是资
12
==========第16页==========
产阶级,集中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能够起到社会上的资产阶级起不到的作用;此外,他们还具有一定的数量,“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句话,他们和社会上的资产阶级一样,只不过披着共产党的外衣。由于我们党的执政党地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搞起资本主义复辟来,比旧的资产阶级更厉害。他们和社会上新老资产阶级分子集结在一起,构成为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同无产阶级相对抗的反动势力。
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依然存在,但每个阶级部起了变化,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也起了变化。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并不消失,只是采取了别的形式。”这种别的形式是什么呢?现在看来,作为阶级关系变化的结果,党内资产阶级的形成,党内走资派的形成,走资派还在走,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个现象已经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的历史经验所证明。党内的走资派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集中代表和主要部分,在社会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集中表现为党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经常以党内斗争的形式而出现,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和新形式。我们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分析阶级关系的变化,搞清楚党内资产阶级的形成,正是为了了解阶级斗争的新特点,以便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因势利导,去夺取胜利。
13
==========第17页==========
三、走资派何时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我们还讨论了走资派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打击对象的问题。大家认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为党内资产阶级的走资派就已经出现和存在。在这一点上大家的认识没有分歧。但是,对于走资派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重点打击对象的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同志认为,走资派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是一九五七年或者再稍后一点的时候形成的。持这个观点的同志,大体上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一九五七年以前,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还有力量,向无产阶级的进攻主要是由他们发起的,虽然那时走资派也在兴风作浪,但毕竞社会上的资产阶级是在前台赤膊上阵,走资派主要是在后台活动。
第二,从历史事实上也看得很清楚,一九五七年以前,我们党针对社会上的资产阶级的进攻,斗争的重点成者主要锋芒是针对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只是在经过三反五反、三大改造、反右派斗争,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力量遭到削弱以后,重点打击对象才由党外移向党内走资派。
另一部分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走资派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是和党内资产阶级形成的时候一致的,不过应该看到它是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而越来越突出的。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大体上有以下几条理由:
第一,党内资产阶级是整个资产阶级的主要部分,走资
14
==========第18页==========
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起的作用是资产级首脑的作用。社会上的资产阶级虽然当时还有力量,但毕竟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力面起不了党内走资派那样大的作用。
第二,毛主席关于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指示,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是适用的,不能说在一九五
七年以前对走资派就不适用。
第三,回顾当时历史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九五七年以前虽然社会上的资产阶级还有力量,但是如果没有走资派的支持和煽动,是掀不起那么大浪的。正是由于刘少奇推行修正主义路线,鼓吹资本家“剥削有功”、“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三反五反时,资产阶级的进攻才那么气焰嚣张。合作化时,刘少奇伙同邓小平,为了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借以存在和产生的基础,一下子就砍掉二十多万个合作社,这是社会上的资产阶级想做也做不到的。所以,不应该因为当时社会上的资产阶级还有一定力量,只看到他们猖狂的进攻,而对走资派在整个资产阶级中的地位和作用估计不足。
持这种意见的同志认为,应该如实地看到走资派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但也要看到它有一个随着社会主义革命深入而愈来愈突出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上的资产阶级的力量遭到削弱以后,这种状况更为突出。
上述两种意见,各自都有理由,我们认为还有必要继续作进一步的研究。
(理论讨论会第三组整理)
15
==========第19页==========
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看
走资派就是党内资阶级
在学习和讨论中,不少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资产阶级就在党内,那么,应当怎样来看走资派就是党内的资产阶级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说,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主要应当从政治态度上看,看它执行什么路线,走什么道路,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有的同志说,主要应当从经济地位上看,如果不从这方面去看,难道列宁给阶级下的定义不适用了吗?还有的同志认为,应当既看经济地位又看政治态度,但又担心这样看,弄不好就跑到折中主义那里去了。
到底怎样分析党内资产阶级?经过讨论,主要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现在归纳成如下几点:
一、毛主席关于分辨敌友必须分析他们的
“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的指示,是我们分析走资派阶级实质的根本指导思想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光辉著作中指
16
==========第20页==========
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同志们认为,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和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分析阶级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分析走资派阶级实质的根本指导思想。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给阶级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的这个定义,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分配方式三个方面,说明了由于人们在这些方面“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因而形成为不同的阶级。同志们认为,列宁的阶级定义没有过时,只要阶级存在,列宁的这一定义仍然是我们揭示各种社会集团的阶级实质的锐利武器,同样也是我们分析走资派的阶级实质的锐利武器。
毛主席在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时候曾经指出:“它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态度和立场如何,全依它们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来决定。”这就是说,政治态度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阶级时,必须看其在社会中所占的经济地位。只有这样,才坚持了唯物论。但是要分清敌友,
17
==========第21页==========
只看经济地位是不够的。毛主席在考察各阶级“经济地位”的基础上,还把各阶级“对于革命的态度”即政治态度,作为分析阶级的重要方面,这就避免了人们只是片面地从经济地位上去分析阶级的形而上学观点,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二、从经济地位看走资派的阶级实质
怎样分析走资派的经济地位呢?有的同志说,现在我国基本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走资派既无土地,又无工厂,怎么说他们是资产阶级呢?好象从经济上看不出来。
通过学习,许多同志认为,仅仅把经济地位归结为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理解是太狭窄了。根据列宁的阶级定义,产生阶级的经济根源不仅仅是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而且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我们分析人们的经济地位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去看,而不应当只从一个方面去看。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配方式,但同时,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分配方式又反作用于所有制,对巩固或瓦解一定的所有制起重要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起着决定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虽然主要看对所有制的关系,但是也不能忽视生产关系中其他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变更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分析走资派的经济地位时,必须看到这一特点所引起的党内资产阶级的新特点。如果说,我们
18
==========第22页==========
在分析老的资产阶级时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入手,就可以看清资产阶级的实质,那末分析走资派就不是这样简单了。如果简单照搬,就会看不清资产阶级在哪里。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分析走资派的经济地位呢?同志们说,毛主席最近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毛主席指出:“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毛主席还指出“总是一部分人觉得受压,小官、学生、工、农、兵,不喜欢大人物压他们,所以他们要革命呢。”
同志们在学习中感到,毛主席这些极其重要的指示,深刻揭露了走资派的阶级实质,对走资派在生产关系中三个方面的地位作了深刻的分析。我们必须认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分析和认识走资派的阶级实质。下面从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从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看,毛主席指出,走资派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压人,比资本家还厉害,这就揭示了走资派已经不是人民的勤务员,而是压迫人民的“官老爷”。他们压工农兵,压广大干部和群众,把他们与广大工农兵之间的关系变成统治与被统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他们与广大群众处在对立的地位。邓小平这个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就是这样,他大搞“管、卡、压”,叫嚷对群众“要管严一些”,完全是一副资本家的嘴脸和腔调。他还极力扩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鼓吹什么“大学生不能和工人农民划等号”,宣扬“依靠工农兵是
19
==========第23页==========
相对的”等等。他就是这样从各方面来扩大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资产阶级法权,保护他们这些“大官们”的特权地位。
2.从分配方面看。毛主席说,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这就揭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分配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它是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条件。对于分配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我党历来是采取限制和逐步缩小的措施,而走资派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保护大官们的利益,极力强化、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所带来的不平等,妄图把“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变为资本主义的分配原则。邓小平就是这样干的。他重新工作以后,就立刻搬出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名”、“三高”那一套,大搞物质刺激,竭力扩大等级差别,把眼睛只盯在少数“高级人员”身上,要给他们以优厚的物质待遇。
3.从所有制方面看。由于他们作了“大官”,窃取了部分领导权,他们就拚命强化和扩大分配方面和人与人关系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这就必然会破坏和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对于所有制问题,不能只看形式,重要的是看实质。在走资派掌握领导权的部门或单位,由于他们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挂的虽然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或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招牌,而在实际上已经成了走资派所有制,改变了这些部门或单位的社会主义性质。邓小平就是这样利用职权,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如果按照他的那一套搞下去,必然会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复辟资本主义。
总之,走资派正是利用他们作了大官的地位,运用手中的权力,不断强化和扩大存在于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资产阶
20
==========第24页==========
级法权,从而把他们篡夺到的权力变成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对工农群众政治上的压迫权和经济上的剥削权,也就是把权力转化为资本,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蜕变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中,他们侵吞社会财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剥削劳动人民。正是由于他们掌握着一部分党政大权,因此他们积累财富和资本的手段,不仅比老资本家毫无逊色,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一旦他们在全国篡夺了领导权,就会一下子把属于全国人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财富吞下去,化为私有制,化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他们比资本家还厉害。
三、从政治态度看走资派的阶级实质
在讨论中,同志们认为,要揭示走资派的阶级实质,除了从经济地位上分析外,还要从政治态度上去分析。为什么呢?因为阶级的概念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政治概念。
那么如何从政治态度上看呢?最根本的就是看对待社会主义革命的态度。毛主席指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毛主席的分析,深刻地揭露了走资派的反动政治态度,集中到一点就是反对社会主义革命,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具体地说,他们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否定阶级
21
==========第25页==========
斗争这个纲,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全面专政;他们反对我们党领导的历次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千方百计地否定和扼杀文化大革命以来出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他们反对我们批判和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拚命维护行将灭亡的旧事物,扩大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他们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世界观,大肆鼓吹孔孟的复辟之道。由于这一切,他们就完全站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工人、贫下中农的对立面去了,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邓小平正是走资派的总代表,从他的反革命政治态度,可以充分说明走资派的资产阶级实质。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就伙同刘少奇制定和推行了一条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相对抗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重新工作以后,他背着毛主席、党中央,抛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继续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他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定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竭力维护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大刮右倾翻案风。在邓小平的指挥下,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奔走串连,弹冠相庆,一齐向无产阶级反扑过来。有人竟在一个干部会上得意忘形地说:“今天开个复辟会,要按邓副主席的指示办,要做到四不怕:不怕否定文化大革命,不怕否定三支两军成果,不怕举逸民,不怕搞复辟。”最近,一小撮阶级敌人在天安门广场制造反革命政治事件,丧心病狂地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推出邓小平当中国的纳吉,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是和邓小平的翻案复辟的罪恶活动紧密联系
22
==========第26页==========
的。这一事件,使我们进一步看清了邓小平的党内资产阶级的反动实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走资派的阶级实质,不仅要从经济地位上去分析,而且要从政治态度上去分析。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违背了唯物论。但是,我们绝不能由此否定分析政治态度对于认识走资派阶级实质的极端重要性。走资派和旧的资产阶级相比,一般说来,旧的资产阶级是先占有资本,后攫取权力,有钱才有权;而走资派则往往是先窃取权力,通过改变路线,改变所有制的性质,而后攫取财富,有权才有钱。因此,政治态度对于他们的阶级地位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主席指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政治对于经济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判断和识别某一个走资派的时候,既要从经济上看,又要从政治上看,但最重要的还是看路线。走资派之所以是党内的资产阶级,就是因为他们推行的那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集中代表了整个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我们承认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政治对于经济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总之,党内资产阶级是由一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联结起来的,有着共同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的社会势力。而制定和推行这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走资派是党内外、
23
==========第27页==========
新老资产阶级的总代表,是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主要危险,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通过讨论,大家认为,这样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的辩证关系上来分析走资派即党内资产阶级的阶级实质,对于提高我们识别党内资产阶级的能力,对于增强我们同党内资产阶级作长期斗争的自觉性,都有很大意义。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地学习和领会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掌握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把邓小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深批透,批倒批臭,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理论讨论会第二组整理)
24
==========第28页==========
走资派的特点和活动规律
大家通过几天的学习和讨论,一致认为,认识走资派的特点和活动规律十分重要,很需要我们下功夫来研究。
毛主席教导我们:“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毛主席这个教导本身,就指出了研究走资派的特点和活动规律的重要性。因为走资派是党内的资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而且还在走。所以,我们只有掌握了它的特点和活动规律,才能更好地识别它,更好地领会毛主席和党中央制定的同走资派斗争的战略、策略、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有力地同它进行斗争,把反修防修的斗争进行到底,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在当前,对于我们深入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夺取反击右倾翻案风伟大斗争的彻底胜利,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家还体会到,毛主席的这一教导不仅指出了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且是我们研究走资派特点和活动规律的根本指导思想。毛主席在这个重要指示中,提出了一个意义非常重大、非常深刻的新的命题: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并且再次提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个科学概念。这就告诉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对象,是党内的,又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且是当权派,是党内的资产阶级。毛主席的教导深刻地、精辟地概括了走资派的阶级实质,它在社
25
==========第29页==========
会主义时期所处的地位和它进行活动的条件。
第一,走资派是资产阶级。它具有一切资产阶级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第二,它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资产阶级。这个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激烈斗争的时期。无产阶级是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是被统治、被专政的阶级。在今天,它们已经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处于被消灭的过程中,但他们又决不甘心灭亡,决不会停止抵抗。因此,它们除了具有资产阶级的共同本质、共同属性之外,还有它的特殊性。
第三,我们研究的是党内的资产阶级。我们党是执政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者,在我们党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线占着统治地位。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党里面的资产阶级。
从这些基本认识出发,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走资派的一切特点和活动规律都是从这里来的。经过讨论研究,我们对走资派的主要特点和活动规律初步归纳了下面五条:
一、走资派能够提出和推行复辟资本主义
的纲领和路线,实际上起着整个资产阶级搞复辟的首脑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于他们被专政、被剥夺、被消灭这样的地位,是决不甘心的。他们总是梦想复辟。
26
==========第30页==========
旧的资产阶级,在反动政权被推翻以后,他们手里一没有权,
二没有枪,又失掉了生产资料,要想造反是不容易的,公开组织政党与无产阶级相对抗也很困难。因此他们要把复辟的愿望变成复辟的行动,就要依靠党内走资派。
作为党内资产阶级的走资派,他们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决定了他们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是格格不入的。党内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展成为走资派的。革命的性质转变之后,这些人的思想仍旧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他们追求和向往的,仍然是那个资本主义的“千年王国”。对于搞社会主义,他们是抵触的,从不愿革命到反对革命。这样,他们的政治要求、政治理想就自然地代表着党内外新老资产阶级的共同愿望。那些走资派,就可以利用他们窃取的职位和权力,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拼凑资产阶级司令部,自上而下地提出和推行资产阶级的纲领、路线,同党的路线相对抗,成为资产阶级和一切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总代表和总指挥。
他们的纲领、路线作为“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可以把党内外新老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反社会主义势力集合于它的旗帜之下,而这些反社会主义势力,又把走资派、特别是中央的最大的走资派,看成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主要靠山。就象在最近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中,一小撮阶级敌人要推出邓小平做中国的纳吉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同志说,走资派实际上起到了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如果把资产阶级比做一条蛇,走资派就是蛇头,抓住它,就抓住了这条蛇,打击它,就打击了蛇的致命的部分。这就使我们更加
27
==========第31页==========
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说走资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许多同志还指出,看到走资派充当资产阶级复辟首脑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抓住走资派的要害。走资派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纲领和路线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不同的,但是,因为它是一个处于被消灭过程中的、又不甘心灭亡的阶级的总代表,所以,他们的纲领、路线万变不离其宗,实质和要害就是复辟。说得更完全一点就是: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改变党的基本路线,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建国以来同党内走资派几次大的较量,问题的实质都是这样。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前鼓吹“白猫、黑猫”论,去年又提出“三项指示为纲”,说法虽不一样,实质都是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
同志们还指出,走资派为了推行它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必然要搞一条分裂党的组织路线和宣扬复辟倒退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都要拿孔孟之道做他们的思想武器。这也是走资派和一切复辟派的重要特点。
二、走资派窃取党的名义,采取两面派
的手法,交替地使用反革命的两手进行复辟活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欺骗性
走资派在党内占据一定的领导岗位,手中有权,能够窃取党的名义来进行活动。他们可以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变为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他们破坏党的组织原则,利用党
28
==========第32页==========
的组织系统和党的纪律来强制推行他们的路线:利用党的宣传工具,宣扬他们的反动理论、纲领和路线,欺骗群众,制造复辟舆论。因此,他们一旦在中央掌握了大权,搞起复辟活动,是很凶、很快的。邓小平重新工作不久,就大刮右倾翻案风,又一次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危险性。
走资派的危险性,还在于他们可以交替地使用和平演变和武装暴乱两手。平时,他们可以在党的名义下,“偷偷做着资产阶级的工作”,即用和平演变的方法,腐蚀党、瓦解党,使党的某些部分变质,例如在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伙同邓小平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时就是那样干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也可以利用他们平时在党的名义下积蓄的反动力量,进行反革命的武装政变,如林彪在他的“571工程”纪要里所策划的那样。最近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又
一次提醒我们注意,走资派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煽动、策划反革命暴乱的严重危险。
走资派之所以比公开的敌人危险,还由于他们有很大的欺骗性。他们是资产阶级,却又在共产党内活动。这个矛盾,就使他们必然地要采取种种两面派的手法,来掩盖自己搞复辟的真实面目。他们用共产党员的外衣,掩盖着资产阶级的本质,用马列主义的词句,装饰修正主义的黑货,在社会主义的招牌下,干着资本主义的勾当,“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不搞光明正大,专搞阴谋诡计。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同他们的斗争中,一次又一次揭开他们的假面具,识破他们的诡计,提高了识别能力。而走资派也是在不断地变换手法。彭德怀假借提意见,抛出了攻击总路线、大跃进、
29
==========第33页==========
人民公社的万言书;刘少奇在引用列宁教导时,偷偷删去“无产阶级专政”的字句;林彪在高喊“紧跟、高举、突出”的同时,却要打倒无产阶级,搞政变;邓小平歪曲毛主席的指示,提出“三项指示为纲”,反对毛主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伟大思想。花样的确在不断翻新。走资派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更加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弄通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三、走资派总是要强化和扩大资产阶
级法权,力图把权力转化为资本
党内走资派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竭力维护原有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反对社会主义改造;在所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则利用自己的权力,主要采用扩大和强化资产阶级法权的办法,妄图复辟资产阶级所有制,使公有制经济蜕化为私有制。
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作为党内资产阶级的走资派,无论在形式上有什么样的变化,实际上也具有这一基本特点。在不改换社会主义招牌的情况下,借用公有制的躯壳,通过篡夺领导权和改变路线,强化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在实际上改变所有制的性质,这正是走资派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搞资本主义复辟的一个重要活动规律。在走资派得势的地方,他们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使社会主义企业不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而是为复辟资本主义
30
==========第34页==========
创造物质条件;不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而是成了走资派谋取私利的手段。这样,他们的权力就会转化为资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就会变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在人和人的关系方面,他们扩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距离,甚至把它变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他们还利用商品、货币,把社会主义的同志互相合作关系变为金钱关系、买卖关系。在分配方面,他们搞物质刺激,扩大收入方面的不平等,助长新的贫富分化,使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蜕变为按资本和权力的大小进行分配。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复辟。
讨论中,有些同志结合工厂和农村的情况,揭发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和邓小平所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及其恶果。在工厂,这条路线反对鞍钢宪法,搞马钢宪法,实行专家治厂,条条专政,反对工人参加管理,对工人实行“管、卡、压”,搞物质刺激,使企业的领导权不是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甚至有的企业使工人实际上处于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为走资派、新资产阶级分子创造剩余价值的奴隶。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同志,结合他们一个分厂党委副书记蜕化变质为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事例,分析了在走资派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下,工厂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会怎样逐步变质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家听后很有启发。有的同志说,这也就是走资派把权力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在农村,这条路线搞以钱为纲,重副轻农;自由种植,自由出售;工分挂帅,物质刺激;跨空分配,损公肥私等等,实际上也是一条扩大资产阶级法权,使集体所有制经济蜕化变质
31
==========第35页==========
的路线。
大家还提到,走资派把资产级法权看作自己的命根子,要扩大和强化它,当然就要反对从各方面限制了资产阶级法权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邓小平为什么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的新生事物那么仇恨,可以从这里得到说明。
四、走资派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附庸,
走资派在国内搞修正主义,总是同国际上的反动派互相呼应的
处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的资产阶级,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有很大的依赖性。官僚资产阶级也就是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而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是软弱的,同帝国主义也有联系。
走资派作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正在被消灭的资产阶级的主要部分和代表,也就从旧中国资产阶级那里继承了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依赖性。毛主席深刻地指出:“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修正主义的国外根源。”毛主席又指出:“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我国的反革命分子和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活动,不但总是带着阶级斗争的性质,并且总是同国际上的反动派互相呼应的。”从毛主席的这些指示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党内的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即走资派对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包括苏修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依赖和联系。“阶级投降主义实际上是民族投降主义的后备军”,
32
==========第36页==========
走资派对内搞阶级投降主义,对外必然是搞民族投降主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建国以来,历次党内走资派的头子向党进攻,往往都有国际背景。彭德怀里通外国,与赫鲁晓夫相勾结。刘少奇伙同邓小平在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向党进攻,大刮翻案风、单干风,也是与当时现代修正主义、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反华大合唱相呼应的。林彪妄图在苏修核保护伞下当儿皇帝,无耻鼓吹“小国师大国”,最后狼狈出逃,投靠苏修,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投降卖国的反动实质。刘少奇、林彪和邓小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在经济建设工作中,则大肆鼓吹崇洋迷外,洋奴哲学。邓小平重新工作后又把这一套搬了出来,妄图把我国变为向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供应原料的殖民地,甚至不惜砍掉我国自己的生产能力,去进口外国的洋设备,充分暴露了他洋奴买办的丑恶嘴脸。
同志们还指出,在分析走资派的投降主义特点的时候,也要注意到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由于我国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如果走资派的复辟阴谋得逞,他们也可能既依赖于苏修、美帝,又同他们相勾结、相争夺,成为社会帝国主义。毛主席关于“不称霸”的指示,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这种危险
五、“走资派还在走”,形象而又深刻地概括了
走资派的活动规律
在讨论中,同志们一致认为,毛主席关于“走资派还在
33
==========第37页==========
走”的科学论断,形象而又深刻地概括了走资派的活动规律,同志们谈到这样一些理解:
第一,“走资派还在走”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的必然规律。
毛主席多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始终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阶级斗争的数导,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长期性,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主要的就表现为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矛盾和斗争。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和最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教导我们,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重要的经济基础,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走资派长期存在这个问题的认识。毛主席指出:“列宁说建设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保障资产阶级法权。我们自己就是建设了这样一个国家,跟旧社会差不多,分等级,有八级工资,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资产阶级法权将始终存在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有这个基础就会不断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产生新的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这个社会现象就总会存在。因此,与走资派的斗争必将始终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认识“走资派还在走”的长期性,我们就应当始终不松懈自己的斗志,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第二,从反对派到复辟派,是走资派活动的一个突出表现。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每深入一步,走资派总是革命群众运动的反对派,而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
34
==========第38页==========
走资派又是翻案派、算账派、复辟派。“走资派还在走”的长期过程,必然表现出反复性和曲折性,时起时伏,过几年有一次大的斗争。走资派在“伏”的时候,也是“还在走”的。革命的人们必须注意研究走资派在不同时候的不同表演,掌握他们的活动规律。例如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邓小平就伙同刘少奇充当反对派,疯狂地进行镇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取得伟大胜利之后,邓小平又充当翻案派、算账派,大刮右倾翻案风,组织“还乡团”,向革命群众反攻倒算。从反对到翻案,表现不同,但实质都是要复辟资本主义。走资派在不同时候进行表演的手法,也是会随着形势的变化和革命深入而不断变换的。这些都需要密切地加以注意,以便更好地识破他们,战而胜之。
第三,我们揭露走资派的活动,同他们进行斗争,往往是很复杂的过程。
走资派本身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他们同党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有一个逐步激化的过程;由于走资派是在党内,他们没有公开的资产阶级的身份,往往以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面目出现,他们真面目的暴露有一个由隐到显的过程;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教导,努力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识别走资派,掌握同走资派斗争的方法,提高同走资派斗争的本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部署进行斗争,去夺取胜利。
第四,走资派是腐朽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他们是注定
35
==========第39页==========
要灭亡的。
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斗争,不管会出现多少反复,不管有多么曲折和复杂,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党内的资产阶级连同整个资产阶级都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我们研究走资派的活动规律,决不能忘记社会发展的这个总趋势。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怀着必胜的信心,投入战斗。
大家认为,走资派的特点和活动规律问题涉及的面很广,我们的学习和讨论还只是个开始,象上边这样归纳的五条,很可能是不全面的,也不一定那么准确。讨论当中也有些同志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一些分析,大体上都是可以互相补充的。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理论讨论会第一组整理)
36
==========第40页==========
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
的英明论断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在讨论会上,同志们一致认为,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英明论断,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指出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当前批判邓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回击右倾翻案风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毛主席这个英明论断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北京大学的同志就这个问题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到会同志认为,这个发言开阔了思路,听了很受启发。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马列主义发展史上,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英明论断,指明了资本主义复辟的主要危险所在。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哪里?这是看得很清楚的。资产阶级的基本队伍是在工人运动和共产党之外。所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右倾机会主义派别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时,总是强调这些派别对社会上资产阶级的依从关系。无产
37
==========第41页==========
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资产阶级业已声名狼籍,臭不可闻。在这种情况下,党内机会主义派别在整个资产阶级的复辟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反对托洛茨基、布哈林的斗争中,已经觉察到这种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后来,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误,看不清资产阶级在哪里。他逝世不久,隐藏在党内的资产阶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刘、林等反党集团以及邓小平,一贯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掩护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进攻,保护党内资产阶级,梦想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
毛主席总结了苏联变修的历史教训和我国解放后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依据阶级关系的新变动,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新动向,指出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些都是马列主义理论中新的科学论断。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英明论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复辟的主要危险所在,极大地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是马列主义发展进程中一个巨大的飞跃。
2.在马列主义发展史上,毛主席的英明论断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内资产阶级产生、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思想根源,把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和改造世界观的问题提到了反修防修的战略高度。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38
==========第42页==========
造以后,资产阶级还存在不存在?资产阶级的存在还有没有它的经济基础?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刘、林以及邓小平,一切修正主义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马列主义者与此完全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阶级和阶级差别存在的一个条件,只要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同时也提出了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新资产阶级的土壤和条件光辉思想。
毛主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和发展了这些光辉思想。毛主席指出:“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毛主席的这个重要指示,指明了党内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态度。很明显,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产生党内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经济基础。毛主席把限制并逐步创造条件消灭资产阶级法权,提高到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战略高度。
毛主席在分析党内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源时还进一步指出,在无产阶级的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那些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大官们,如果坚持资产阶级世界观,思想还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为了保护大官们的利益而反对革命,他们就会转化为走资派,成为革命的对象。毛主席揭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派到走资派的规律,为我们反修防修提供了锐利武器,是对
39
==========第43页==========
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3.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英明论断,是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大发展。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理论上的论证。”无产阶级要战胜和消灭资产阶级,完成最终消灭阶级的历史任务,就要善于识别资产阶级,搞清楚资产阶级究竟在哪里。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有的人用观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老框框去观察资本主义社会新的阶级关系,结果被“自由”、“平等”的假象所迷惑,看不清阶级的对立在哪里。些机会主义者则侈谈“人类之爱”,把资产阶级藏在“人性王国”的宫殿之中。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伯恩施坦一类就利用资本主义形式上的这种变化,把资本主义的“国营经济”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鼓吹资本主义正在“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资产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修叛徒集团便利用这种变化,大造反革命舆论,把资产阶级隐藏在“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仙山琼阁之中。刘、林反党集团以及邓小平也鹦鹉学舌,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抹煞党内资产阶级的存在。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领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不断粉碎修正主义者贩卖的资产阶级的奇谈怪论,不断揭露资产阶级的本质,为无产阶级制订了战胜资产阶级的理论、路线和策略。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进一步把自由资产阶级从
40
==========第44页==========
第三等级的所谓“人性王国”的宫殿中暴露出来,作出了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结论。列宁剖析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革命结论,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伟大领袖毛主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科学论断,进一步揭示了苏联变修的秘密,使世界人民更清楚地看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一类,原来就是过去布尔什维克党内的资产阶级,现在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毛主席的英明论断也剥去了刘、林一类以及邓小平所谓“老干部”、“老革命”的外衣,还他们以党内资产阶级的本来面目。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英明论断,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理论,对人类在地球上最终消灭阶级的宏伟事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学习讨论中,还有不少同志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谈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这些意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毛主席的英明论断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主席总结了国际国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研究了斯大林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汲取了苏联变修的反面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这是对马列主义的巨大丰富和发展。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英明论断,又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英明论断使人们认清了,党
41
==========第45页==========
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党内的资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要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同党内资产阶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斗争。因此,这个英明论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前途。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毛主席这个英明论断丰富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思想。
毛主席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旧的资产阶级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大大削弱了,作为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一方的资产阶级究竞在哪里呢?“就在共产党内”。这就指明了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新特点,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矛盾。毛主席把对走资派阶级实质的揭露同对社会主义革命对象的分析联系起来,这就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这一重要指示的理解,提高了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自觉性。
3.毛主席的英明论断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规律和特点。
42
==========第46页==========
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他们是钻进共产党内部来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他们的反革命目标就是要从无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用修正主义路线来篡改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因此,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的更高形式便提到日程上来了”。“走资派还在走”,这是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斗争的大方向,认清斗争的重点,把矛头始终指向党内的资产阶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毛主席的英明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毛主席的英明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严重性。这个论断表明:只有在对党内的资产阶级、党内走资派的揭露、批判和斗争中,才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真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党。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党的思想建设。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正确对待人民给予的权力,树立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这样才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在革命的征途上永不停步,永远前进。党内产生资产阶级并不奇怪,这是社会阶级斗争的表现。我们党敢于把它揭露出来,这正说明我们党有力量,说明我们党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党内的资产阶级,从而战胜整个资产阶级。因此,党内出现资产阶级完全无损于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同时,对于党内的资产阶级,我们必须与之进行坚决斗争。如若不然,党内的资产阶级一旦篡权得逞,无产阶级的党就会变成
43
==========第47页==========
修正主义的党,资产阶级的党,法西斯党。我们对此务必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
在学习和讨论中,大家通过深入研究,认真思考,互相学习,彼此补充,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感到收获很大。同志们表示,一定要把这次学习的成果带回本单位去,在中共中央两个决议的推动下,更加深入地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坚决反击右倾翻案风,彻底批判邓小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各方面的工作搞得更好。
(理论讨论会第四组整理)
北京人女欣社出版·北京印刷一厂印刷·北京市蒸孝专在发行
1976年7月1日第1版第2次印刷·书号:3071·221·定价:0.08元
(内部发行)
44
==========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