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 to your account
不同的文明通常需要不同的思想来源。
而不同的思想决定这个文明所可能的发展高度。
现代文明发源于欧洲,它一定是有其内在的道理的。
这篇文章试图从贵神与贵民从发理解文明的差别,并从思想角度来讨论一下它们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民贵思想源头来自孟子。
在《孟子》的《尽心下》里有如下的陈述: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自从孟子在思想上将民贵巩固下来之后,在中华文明史上就没有被推翻过。
而反观西方,很早就将民定义为暴民的传统,并且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
对于所有的人类社群来说,神都是最贵的,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大的争议。但是对于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通常神的崇拜是分一元与多元的
一元的神指人们认为只有一个唯一的神掌管着这个世界。
多元的神指人们认为有多个神分别掌管着这个世界。
对于一元神的文明,人们会比较极端。从而思想会比较激进。而激进通常是产生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多元神的文明,人们会比较宽容。不喜欢争论,从而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太多的火花,思想会很多元,但是通常不能形成真正深度正确的思维。
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都是一元神论的文明。但是为什么基督文明在文明上持续不断的向上发展,而伊斯兰文明却在文明上没有明显的进步呢?
原因很可能是伊斯兰文明限制了发展的可能性。规定了世俗的所有内容,并认为创教者是神在人间最后的先知,从而限制了对神性的探索与争议。
而基督文明并没有对神性讨论上的限制,由于传播的原因,对神的旨意的争论是很正常的。
伊斯兰文明是一个政教结合很紧密的文明,古兰经规定了世俗的很多方面。所以很难突破。当你的文明低于伊斯兰文明时,你会很快的文明起来;当你的文明高于伊斯兰文明时,你的文明会被拉低。
而基督教虽然对世俗政权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是基督教并不直接界入到世俗政权中去。作为一个精神的统治者高高在上,并接受世俗政权的崇拜。
在中华文明里,结合民贵与忠君思想,通常只是将民当成是资产。所以采用愚民,养更多的民,然后当成是君主的资产驱使。
而在西方神贵的思想下,因为神权下的神职人员或者普通的百姓会对于神的理解产生不同,从而经常会导致争论。而这个争论通常没有一个现成的人可以解答,所以会不断的促进人们去思考,从而在哲学上会有更多的成果。并且可以借由教会保存下来。特别是文艺复兴后,对于神的解释权的异议会导致不断的宗教改革。从而促进了对世界的理解与对科学的推进。
而民贵文化刚好相反,因为民贵,所以民众的力量被视为最强的力量。而民众通常是愚昧的。所以民众很难推出在思想上先进的文化。因为在民贵的思想下,通常文明不会有明显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明在战国之后一直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因为孔孟之道,以及愚民学说被帝王们所接受。
今天的世界,仍然是三大文明主导的文明。但是另一个独立的文明--现代文明,已经出现。
一方面三大文明仍在苟延残喘,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不断的增强。同时又相互影响。
现代文明是对从欧洲的基督文明发展而来的,但是实际上又是对基督文明的脱离。
虽然现代文明最早期的建立者欧洲人仍享有宗教自由,但是宗教生活已经从他们的主流生活形态中慢慢的退出了。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都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人。受传统文明约束,又享受现代文明的进步。
现代文明是一个很意外的人类文明果实,也是最优秀的人类文明果实。但是这个果实的成熟需要更多 基于向往更好的自己,去接近于"神"的能力的人。因此于中华文明来说,要更好的审视自己的文明缺陷,追求接近于"神",选择学习,充实知识,而不是选择站在愚昧与无知这一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但是文明是复杂的。我们这次的讨论也是不完整的,但是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真实的关系。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不同的文明通常需要不同的思想来源。
而不同的思想决定这个文明所可能的发展高度。
现代文明发源于欧洲,它一定是有其内在的道理的。
这篇文章试图从贵神与贵民从发理解文明的差别,并从思想角度来讨论一下它们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民贵思想
中华文明的民贵思想源头来自孟子。
在《孟子》的《尽心下》里有如下的陈述: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自从孟子在思想上将民贵巩固下来之后,在中华文明史上就没有被推翻过。
而反观西方,很早就将民定义为暴民的传统,并且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
普世的神贵思想
对于所有的人类社群来说,神都是最贵的,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大的争议。但是对于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通常神的崇拜是分一元与多元的
一元的神指人们认为只有一个唯一的神掌管着这个世界。
多元的神指人们认为有多个神分别掌管着这个世界。
对于一元神的文明,人们会比较极端。从而思想会比较激进。而激进通常是产生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对于多元神的文明,人们会比较宽容。不喜欢争论,从而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太多的火花,思想会很多元,但是通常不能形成真正深度正确的思维。
一元神论的差别
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都是一元神论的文明。但是为什么基督文明在文明上持续不断的向上发展,而伊斯兰文明却在文明上没有明显的进步呢?
神性演绎限制
原因很可能是伊斯兰文明限制了发展的可能性。规定了世俗的所有内容,并认为创教者是神在人间最后的先知,从而限制了对神性的探索与争议。
而基督文明并没有对神性讨论上的限制,由于传播的原因,对神的旨意的争论是很正常的。
与政权的结合度
伊斯兰文明是一个政教结合很紧密的文明,古兰经规定了世俗的很多方面。所以很难突破。当你的文明低于伊斯兰文明时,你会很快的文明起来;当你的文明高于伊斯兰文明时,你的文明会被拉低。
而基督教虽然对世俗政权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是基督教并不直接界入到世俗政权中去。作为一个精神的统治者高高在上,并接受世俗政权的崇拜。
中华民贵与西方神贵的差异
在中华文明里,结合民贵与忠君思想,通常只是将民当成是资产。所以采用愚民,养更多的民,然后当成是君主的资产驱使。
而在西方神贵的思想下,因为神权下的神职人员或者普通的百姓会对于神的理解产生不同,从而经常会导致争论。而这个争论通常没有一个现成的人可以解答,所以会不断的促进人们去思考,从而在哲学上会有更多的成果。并且可以借由教会保存下来。特别是文艺复兴后,对于神的解释权的异议会导致不断的宗教改革。从而促进了对世界的理解与对科学的推进。
而民贵文化刚好相反,因为民贵,所以民众的力量被视为最强的力量。而民众通常是愚昧的。所以民众很难推出在思想上先进的文化。因为在民贵的思想下,通常文明不会有明显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明在战国之后一直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因为孔孟之道,以及愚民学说被帝王们所接受。
现代文明
今天的世界,仍然是三大文明主导的文明。但是另一个独立的文明--现代文明,已经出现。
一方面三大文明仍在苟延残喘,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不断的增强。同时又相互影响。
现代文明是对从欧洲的基督文明发展而来的,但是实际上又是对基督文明的脱离。
虽然现代文明最早期的建立者欧洲人仍享有宗教自由,但是宗教生活已经从他们的主流生活形态中慢慢的退出了。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都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人。受传统文明约束,又享受现代文明的进步。
小结
现代文明是一个很意外的人类文明果实,也是最优秀的人类文明果实。但是这个果实的成熟需要更多 基于向往更好的自己,去接近于"神"的能力的人。因此于中华文明来说,要更好的审视自己的文明缺陷,追求接近于"神",选择学习,充实知识,而不是选择站在愚昧与无知这一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但是文明是复杂的。我们这次的讨论也是不完整的,但是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真实的关系。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