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 to your account

为什么《三国志》里的诸葛亮一样很牛逼闪闪? #54

Open
calidion opened this issue Nov 14, 2016 · 0 comments
Open

为什么《三国志》里的诸葛亮一样很牛逼闪闪? #54

calidion opened this issue Nov 14, 2016 · 0 comments

Comments

@calidion
Copy link
Owner

最近很多人听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可能对诸葛亮造成了一定的误会。以为诸葛亮不是三国里最牛逼的。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三国志》,你会发现你找不到比诸葛亮更牛逼的人。原因如下:

自比管仲,乐毅

《三国志》原文:“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而徐元直的水平相信都知道了,因为帮助刘备而被曹操利用母亲招去。如果徐没有水平,估计在那个乱世之时,徐已经死掉了。

《三国志》原文:“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这里可见徐庶的才能获得了刘备的认可。器字可以反应。​卧龙出于徐庶之口,可见并不是徒有虚名。

所以诸葛亮的水平得到了当时高水平知识分子的圈子的认可的。

性格高傲

持材傲物,人之常情。诸葛也是一样。

《三国志》原文:“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徐庶说,这个人不能屈致,只能将军亲往。可见诸葛亮有多高傲,没有本事的人如果高傲,结局通常很惨。

乱世之局,三分之策

当时刘备见诸葛亮的时候,其实天下混乱,刘备几无立足之地。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却预估了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趋势,如果不是对天下的形势了如执掌,并且作了充分的演算,是不可能得出来这样的结论的。《隆中对》就是诸葛亮的《相对论》,在当时没有人能提出来,也没有人敢提出来。

《三国志》原文:“「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彊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旣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计救刘琦

刘琦不受刘表待见,又逢诸葛亮在,所以特地请教诸葛高求生之计。刘琦依计而行,从而得以脱生。

《三国志》原文:“亮荅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联吴抗曹,赤壁大胜

曹操南下,轻取刘表。刘备危急,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明利害,缔结联盟。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本来刘备就没有什么实力。以刘备微弱之兵与东吴联盟,其他人又有谁能做到?所以不管是军事,还是外交,诸葛亮都是牛逼闪闪的人物。

《三国志》原文:“曹公敗于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可以看到诸葛亮一战成名,被聘为军师,刘备之下,万人之上。

懂人心,大势,助刘备称帝

刘备称帝的好处很我,一是确定正统地位,提升团队的信心。二是师出有名。三是分享创业成功的成果,让大家一起维护自己的胜利果实。

军功卓越

首先是看得准,赤壁之战时,已经显示了其手段。将刘备从几无自留之地的农民变成坐拥有荆州的大财主。

然后又一起跟刘备收了西川。《三国志》原文:“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衆泝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随后南方叛乱,花了半年左右时间平定叛乱。

《三国志》原文:“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三年春,亮率衆南征,其秋悉平。”

二年后又进驻汉中,准备军事打击中原政权。

诸葛亮在缺少军事人才的情况下,能主动攻击人才济济的魏国,足见军事能力非凡。

并除了好几个魏国的大将。

《三国志》原文:“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三国志》原文:“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同时诸葛亮的军事理论水平也很高,著有八阵图。

《三国志》原文:“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云。”

同时诸葛亮的治军能力得到了司马宣王的认可。

《三国志》原文:“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所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可以肯定的。没有军事能力,就不可能得出来天下三分的结论。

但是晚年诸葛亮有了野心,想统一全国,在人才缺少的情况下,想逆天而行,所以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战争已经消耗了太多的人力与财力。

科技能力高超

除了军事,政治,管理,外交这些能力外,诸葛亮的科技能力也是很高的。在三国时候唯一使用“木牛”“流马”的国家。并且创新连弩的发射。
《三国志》原文:“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云。”

总结

诸葛亮在三国里面一定是一位最杰出的人才,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因为东汉时期,文化与经济的中心还是在中原地区,所以最终被中原所破也是客观环境的原因。这与宋之后,中华文化南迁的情形不同。所以北伐没有成功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杰出的,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他缺少好的将才的支持。所以军事的成果在前期比较明显,在后期就显得不足了。这也是很我评论人士质疑诸葛亮的原因。

但是我认为这个跟诸葛亮本身是没有关系的。跟蜀国的军事集团的人才质量下降是有关系的。在社会慢慢稳定下来之际,风云人物就变得不太容易出现了。

所以诸葛亮的水平实际上已经远超过他所比的管仲乐毅了。但是因为时代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最终蜀国还是因为人才问题,没有人存继太长时间。
但是诸葛亮仍不失是军事,外交,政治,科技,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大师。

#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