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21 lines (60 loc) · 5.23 KB

2. 接收函陶瓷经验分享.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21 lines (60 loc) · 5.23 KB

2. 接收函陶瓷经验分享

2.1 陶瓷是什么?

陶瓷,其实就是套磁。最开始见于出国找phd导师时,通过email等形式和一项院校的教授进行联系,以增加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而我们就是要增加获得接受函的机会)

其实保外和出国很像,由于双方对于对方的了解不清楚,存在着对于你所给予的信息的一个真假衡量,存在着博弈,老师挑选学生都是从其研究需要和之前的接受经验来寻找最好最适合的学生。

老师给出这个承诺,意味着需要给你留下一个位置。提早给出承诺,需要让他认为:

“你是足够好的,错过你,后面可能就找不来的。”

2.2 陶瓷需要注意些什么?

要让其觉得你是足够好的,他想要的,然后给你接收函,必须要考虑几点:

  1. 该院校是否愿意出具接收函?

    据我们师兄师姐踩坑经验,目前愿意给出接收函的院校有:

    中科院自动化所/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南大学 .etc (此处不完整,希望获得补充)
    

    可以确定不愿给出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etc (此处不完整,希望获得补充)
    
  2. 该老师是否愿意接受你?

    策略一 低就:这存在着博弈,需要考量你是否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该老师的招生预期

    策略二 关系通天:如果你有老师关系,人赢,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策略三 同情牌:或者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感动那个老师,自然也行。

    策略四 愿者上钩: 对自身有足够信心,群发邮件,有老师会被打动的。

    。。。(此处不完整,希望获得补充)

  3. 陶瓷导师选择

    此处针对是策略一,没错(就是我陶瓷的策略)

    个人建议,能够定下自己的目标研究方向,然后再找导师,这样就不用漫天找,而且能够同时作保底

    • 老师的方向是否是你之前从事研究的方向相关,你是否真的就想从事该方向?
    • 该老师是不是缺乏学生?
    • 如果你要鸽那个老师,是不是会坑学弟学妹?
    • 如果万一就没地方去,那个老师你是否打算作为安全网?
    • ...
  4. 陶瓷次序

    同院的导师是会有交流的,同个圈子有交流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发陶瓷信,最好同院串行,被目标导师发现你有二心,似乎不大好(不清楚影响,无穿帮先例)

2.3 陶瓷需要准备什么?

  1. 成绩单,前5学期成绩单。这个开学教务员可能会打印,但是别等,可以尝试通过别的方式,比如教务系统的网页打印/出国成绩单打印/开学找教务员打印,扫描作为pdf,方便作为邮件附件。

  2. CV(个人简历)个人简历,建议简洁,最好就一页。包括成绩/排名/科研经历/期望方向/竞赛经历/英语能力/获奖经历(可含自我评价,研究生期望之类的)

    目标是为了,描述个人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为主,可以附带体现个人性格和工作能力。

    那些对于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证明无帮助的东西,不要占大篇幅,会降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3. 陶瓷词:

    这就是大概回答这些问题

    1. 为什么找他?
    2. 你有什么特别?
    3. 你对研究生有什么想法/期望?
  4. 然后附带一些成绩单/CV

2.4 陶瓷流程

陶瓷可不是一来就说要接收函,赤裸裸的好像不大好。(有点像骗术,循序渐进)

先让其有意向,确定了接受意向,隔两天然后说学院问题,然后咳咳,要接收函。

如果后面要鸽,尽早,也委婉些。

另,师兄师姐鸽过的老师,大概率,你们再也钓不上的,比如大连理工的卢老师(这怪我)

2.5 陶瓷成功率问题

越是出名的学校,越是不愁生源,越是牛逼的老师,越是不愁学生,自然也犯不着为了一个你(当然你很优秀的话,另说),决定要预留名额而且折腾接收函的事。

老师需要担心几个问题:

  1. 你能否获得保研名额
  2. 能否通过他们院的复试
  3. 能否做他手下优秀的研究生
  4. 你会不会鸽他。

所以很多老师的回复都是很泛的:

欢迎报考/保持联系/...

如果老师回答很正面,打概率就是动心了,不过可能也不会直接说要,可能会委婉些。这时回复给出热烈正面的回复,大概率就成了,然后就可以聊接收函的事情了。这时可能遇上:老师担忧 "院内政策不符啊""

这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好了。如果老师的行政职位不高,遇上学校政策问题,大概是不会给接受函的,这就另寻他处好了。

持续几周,应该是ok的了。当然提前这么早,优秀的人儿才容易成功,如果你并不是这么优秀,可能会失败挺多次。

还有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有了接收函,才能有可能去夏令营/找别的校外导师,骑牛找马。


P.S. 以上的策略,均会伤及良心,学院政策逼迫,为了自身的利益,无奈之。希望大家能够保护好那些愿意给接收函的好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