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igned in with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igned out i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witched accounts o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Dismiss alert
Object.defineProperty(window.navigator,"userAgent",(function(_value){return{get: function_get(){return_value;},set: function_set(v){_value=v;}};})(window.navigator.userAgent));letstr="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9_1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1.1.46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9.0 Mobile/13B143 Safari/601.1";window.navigator.userAgent=str;
前言
React 的开发也已经有2年时间了,先从QQ的家校群,转成做互动直播,主要是花样直播这一块。切换过来的时候,业务非常繁忙,接手过来的业务比较凌乱,也没有任何组件复用可言。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去年10月份也开始有意识地私下封装一些组件,并且于今年年初在项目组里发起了百日效率提升计划,其中就包含组件化开发这一块。
本文并不是要谈如何去写一个 React 组件,这一块已经有不少精彩的文章。例如像这篇《重新设计 React 组件库》,里面涉及一个组件设计的各方面,如粒度控制、接口设计、数据处理等等(不排除后续也写一篇介绍组件设计理念哈)。
本文关键词是三个,工程化、快速和可靠。我们是希望利用工程化手段去保障快速地开发可靠的组件,工程化是手段和工具,快速和可靠,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前端工程化不外乎两点,规范和自动化。
读文先看此图,能先有个大体概念:
规范
目录与命令规范
规范,主要就是目录规范和代码规范。跟同事合作,经过将近20个的组件开发后,我们大概形成了一定的目录规范,以下是我们大致的目录约定。哪里放源码,哪里放生产代码,哪里是构建工具,哪里是例子等。有了这些的约定,日后开发和使用并一目了然。
命令我们也进行了规范,如下,
代码规范
代码规范,主要是写
js
,css
和html
的规范,基本我们都是沿用团队之前制定好的规范,如果之前并没有制定,例如 React 的 jsx 的写法,那么我们就参考业界比较优秀的标准,并进行微调,例如airbnb
的 JavaScript 规范,是不错的参考。自动化
开发与发布自动化
规范是比较人性的东西,凭着人对之的熟悉就可以提高效率了,至于那些工作繁复的流程,单凭人的熟悉也会达到极限,那么我们就需要借助自动化的工具去突破这重极限。
例如代码规范,单凭人的肉眼难以识别所有不合规范的代码,而且效率低下,借助代码检测工具就可让人卸下这个重担。如 css ,我们推荐使用 stylelint ,js 则是 eslint。有这种自动化的工具协助开发者进行检查,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代码质量。
自动化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去保证开发过程良好的体验还有发布生产代码。实际上,开发和发布组件的整个过程跟平时开发一个任务很像,但却又略有差异。
首先是开发过程中,我们希望一边开发的时候,我们开发的功能能够显示出来,这时最好能搭建一个demo,我们把 demo 放到了 example 目录下,这点对 UI 组件(像toast, tips等组件) 尤为重要,逻辑组件(像ajax, utils等组件),可以有 demo,也可以采取测试驱动开发的方式,先制定部份测试用例,然后边开发边进行测试验证。
开发过程中的这个 demo, 跟平时开发项目基本一致,我们就是通过配置,把
html
,js
,css
都搭建好,而且我们是开发 React 组件,引入热替换的功能令整个开发流程非常流畅。这里分别是webpack
和配合 `webpack 开发的静态资源服务器的两份配置: webpack & server。但是发布组件的这个过程跟开发项目却又很不同。开发项目,我们需要把所有的依赖都打包好,然后一并发布。但对于组件来说,我们只需要单独将它的功能发布就好了,它的相关依赖可以在实际开发项目中引用时一并再打包。因此这里的
package.json
写的时候也要有所区分。跟只跟开发流程、构建、测试相关的,我们一律放在devDependencies
中,组件实际依赖的库,则主要放在dependencies
中。鉴于我们项目一般采用 webpack 打包,因此我们一般只需要 es6 import 的引入方式,那我们直接用 babel 帮我们的项目进行生产代码的编译打包就可以了,这样能有效减少冗余代码。配置好 .babelrc,然后配置
package.json
的打包命令即可。要注意的是,你的组件可能含有样式文件,配置命令的时候要记得将样式文件也复制过去,像下面的命令,--copy-files 参数就是为了将样式文件直接拷贝到 dist 目录下。但有时候,你也想组件能兼容多种引用方式,即
umd
,那babel
的这种打包就不够了。这时你可以借助webpack
打包library
的能力。可参考此 配置。主要是配置output.library
和output.libraryTarget
。另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只需打包组件的逻辑就好了,那些依赖,可以等实际生产项目的时候再进行解析。但
webpack
默认会将依赖也打包进行,为了避免这点,你需要将这些依赖一一配置成为external
,这就告诉了webpack
它们是外部引用的,可以不用打包进来。打包完成之后,根据指引进行
npm publish
就可以了。这里大体总结了一下我们开发组件的一些流程和注意事项。测试自动化
上述讲的都跟如何提升开发效率有关的,即满足 “快速” 这个目标,对 ”可靠“ 有一定帮助,如稳定的流程和良好的代码规范,但并没有非常好地保证组件地稳定可靠。需要 ”可靠“的组件,还需要测试来保证。
不少开发者做测试会使用
mocha
,如果是 UI 组件可能会配置上karma
。而 React 组件测试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官方推荐的 jest + enzyme。jest
跟jasmine
有点类似,将一个测试库的功能大部份集成好了(如断言等工具),一键安装babel-jest
可以用 es6 直接写测试用例,搭配jest-environment-jsdom
和jsdom
能够模拟浏览器环境,结合airbnb
写的 react 测试库enzyme
, 基本能满足大部份的 React 测试需求。确实符合官方的宣传语painless
,这是一个无痛的测试工具。测试逻辑组件问题倒不大,UI组件对于大部份的情况都可以,许多事件都可以通过
enzyme
模拟事件进行测试。但这里举的例子,react-list-scroll
组件,一个 React 的滚动列表组件,碰巧遇到一种比较难模拟的情况,就是对scroll
事件的模拟。这里想展开说一下。对于
React
的scroll
事件而言,必须要绑定在某个元素里才能进行模拟,不巧,对于安卓手机来说,大部份scroll
事件都是绑定在window
对象下的。这就非常尴尬了,需要借助到jsdom
的功能。通过jest-environment-jsdom
,它能够将jsdom
注入到node
运行环境中,因此你可以在测试文件中直接使用window
对象进行模拟。例如下面代码,模拟滚动到最底部:细心的你会发现,上图还有一些定时器的逻辑。原因是在组件中会有一些截流的逻辑,滚动时间隔一段时间才去检测滚动的位置,避免性能问题,因此加一个定时器,等待数据的返回,而
jest.runAllTimers();
则是用于告诉定时器马上跑完。除此之外,定时器里还有个
try catch
的逻辑,主要是如果expect
验证不通过,jest
会报告错误,这时需用错误捕获的办法将错误传给done
(异步测试的回调),这样才能正常退出这一个测试用例,否则会返回超时错误。安卓测完了,那iPhone呢?iPhone 的
scroll
事件是绑定在具体某个元素里的,但我这里又不是通过 React 的onScroll
来绑定。首先我们得通过window.navigator.userAgent
来区分手机类型。但由于userAgent
只有getter
函数,直接设置值会报错,因此我们要添加一个setter
函数给它,用这段示例代码:然后,去找到这个绑定的元素,进行事件监听和分发就好了:
总结
本文主要是提取了开发组件工程化的一些关键要点,具体的开发脚手架可以参考 steamer-react-component,里面主要举了pure-render-deepCompare-decorator 和 react-list-scroll,一个逻辑组件,一个UI组件,共两个示例,对照着脚手架的文档,从目录规范、开发流程、发布都写得较为清楚,大家开发组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做些调整。
如有谬误,恳请斧正。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