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53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 to your account
我的学习方法是每天看 10 个 NPM 模块? #84
Labels
Comments
很赞 |
nice |
是个不错的建议。 |
受益匪浅 |
学习了 |
收到了。~辛苦了亲
|
确实,学到了 |
收到了。~辛苦了亲
|
收到了。~辛苦了亲
|
#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 to comment
最近看到阿里前端技术专家狼叔在 17 年的这篇《迷茫时学习 Node.js 最好的方法》提到: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感觉有点鸡汤,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却不无道理,以 Vite 来举例子,我在看它代码的时候,印象很深的一个点就是各种开源模块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解决了需求,这种能力是一定需要大量的开源模块阅读量的。
Vite magic-string
比如 Vite 中大量运用 magic-string 这个库做一些字符串的魔术替换,这个库的目的就是在一些轻量级替换源代码的场景中替代 AST 这种过于庞大的解决方案。
Vite fast-glob
再比如用 fast-glob 去实现 Vite 中好用的 Glob Import 批量导入语法
好,现在我们知道有
fast-glob
这么好用的库了,顺带读一读文档看看它的用法,那么之后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写诸如脚手架的工具时,就可以用这个库对外提供一些好用的批量导入 API,这就成为了我们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Vite SSG
我最近一直比较关注的小哥 Anthony Fu,最近刚参加完 2021 年的 VueConf 大会,带来了对日常开发非常实用的一场演讲。
他最近在开源方面非常活跃,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在 Vite 相关的生态建设中,他开发的 vite-ssg 插件支持把 Vite 项目构建为静态网站。
他当然不是从零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
@vue/server-renderer
这个包本身是为 Vue 构建 SSR 应用而生的,他巧妙利用这个库把 Vue 组件渲染为 HTML 字符串的能力,节省了非常多的工作量。
在他的博客中也有提到:
简化后的思路就是,在 SSR 的环境下启动应用后,对每个路由用
@vue/server-renderer
生成静态的 HTML 字符串,写入为 HTML 文件。虽然代码看似简短,但这背后体现的是对 Vue3 生态的熟悉,更具体的说就是对 Vue3 发布的每个 npm 包所具有的能力的熟悉。
只是 npm 库吗?
当然不是,比如最近我们工作中的项目接入了微软开源的 Rush,Rush 是为 Monorepo 工程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我阅读文档的过程中,我就学习到了很多包管理方面的知识:
在阅读 Vue.js 文档的时候,风格指南 部分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开源作者大佬在多年代码生涯总结而成的实践指南,一定是有非常多的精华。比如:
当你在现实中的维护场景下,假设你在想:“我要给搜索按钮(SearchButton)的清除(Clear)功能换个图标”。
那么你在视线扫过这个文件夹的时候,关注点自然先集中到
SearchButton
这个部分,再去寻找后缀的Clear
、Run
描述性修饰词,点进Clear
组件进行维护。这样组件关系就非常一目了然。这些开源作者的心血经常在文档中不起眼的部分静静等候你去发现。
工作太忙?
其实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一天看 10 个,我工作都那么忙了,哪有空啊?”
关于这点,狼叔也在原文中提到了:
比如 VueConf 大会里提到了某些新的技术,比如你的同事在聊天的时候提到了一些让你感兴趣的库,你都可以去搜索看看,或许在将来工作中的某天就会不经意的帮助到你。
总结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保持好奇心、热情和耐心,不要对任何东西都不求甚解,当然也不要对某些地方太钻牛角尖。
“每天 10 个 NPM 模块” 更像是一种激励,可能中间我们会断掉两三天,甚至几周都提不起精神,但只要在心里保持这个新年,期待一年、三年、五年以后不一样的我们。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