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1
双非一战经验教训贴
本科就读于山东某不知名双非,有过一段竞赛经历(icpc区域赛纯打铁,只拿过蓝桥杯,省赛和天梯赛的一些水奖,约等于无),无科研经历,初试成绩369,报考的是仙林学硕。
初试备考时间:2022.3-2022.12
大概9月中下旬开学复习,报了政治领学班,每天布置任务,安排复习计划。看了一遍徐涛强化课+肖秀荣精讲精练+徐涛背诵手册。选择做了肖1000+米鹏6套+米鹏4套+腿姐4套+肖四。大题背的肖四,我背了2.5套吧,很多人都说肖四后面两套不重要,但据说今年大题后面考的是肖四最后两套的内容,有时间还是多背一点吧QAQ。
我的英语基础很差(只能勉强看懂简单句),大三寒假那次考试刚低分通过四级。
词汇方面,我大概用了2个月背了两遍大纲词汇,然后每7-8天看一遍大纲词汇,贯穿我考研始终,我一天看700-800个词,用20-30分钟。除了作文其他部分我都跟的颉斌斌,他的语法长难句我觉得讲的很透彻,他的技巧也挺厉害,但是我好像并没有学得很好,只会有点皮毛。作文我报了另外一个班(八哥),背了他的模板,他的模板是那种按话题分类的功能句,作文记得练一练字体,我练了一个多月,最后感觉跟没练一样,我高中没练过,所以以前没练过的可以早点开始。 技巧可以看,但是不要把它作为主力,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同学,技巧能不能学会还看个人,还是要扎实词汇语法基本功,技巧可以起辅助作用,比如精准定位啥的。
这四门中我本以为最有把握的是数学,没想到最后数学最拉胯,说一点教训。
数学这东西最后看考试状态,最好后期模拟的时候能够负重训练,比如你今天有点困,感冒了等状态不太好的时候,模拟的时候最好面前有个倒计时,来点时间压力。选填最好也要检查一遍,不要像我选择第一题就寄了,尽量不要心算,要动笔。
关于视频,我看过武忠祥的高数基础+强化和方浩的概率论强化,不过我感觉视频看多了好像用处不大,左耳进,右耳出,不如看书学,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看看视频。方浩的概率论强化还是挺不错的,讲课蛮有意思,不过我学完一遍脑子里只剩下“高山看海、一览众山小“了,hhh。
uu们做模拟卷可以搞一个excel表之类的东西,统计卷子信息,比如错误的知识点,那些地方是粗心,方便复盘和回顾。
855我复习的比较混乱,没有很明细的复习计划,还学了很多没用的东西,uu们看看其他佬的帖子,我只说说个人认为的一些注意点。
AIMA分为搜索、逻辑、概率和学习。我主要重点看了搜索、逻辑、贝叶斯网那块 ,搜索和逻辑可以看看台湾于天立老师的课程,贝叶斯网可以看看伯克利的课程,22届有个学长在经验贴里分享了一份他的笔记,很不错,补充了A*算法的一些证明过程。
搜索:A*算法的两种版本的正确性证明一定要会,一致性推可采纳性,dfs和bfs还有他们的变种要熟悉,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要知道,书中有一个表格总结不同搜索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对比。
逻辑:前向推理和反向推理要熟悉,以及一阶逻辑转CNF啥的。
概率:个人觉得着重看看贝叶斯网相关的近似推断即可,马尔科夫和卡尔曼滤波公式推导比较多,我感觉不会细考,知道大概就行。
学习:我本科学过一点机器学习相关知识,所以学习那一块没怎么看,就翻了翻西瓜书强化学习那一章开头的那一部分。
记得复习一下dp,常见的入门dp要知道,比如背包、最长公共子序列、最长上升公共子序列、区间dp等。dp非常灵活,不太可能复习的面面俱到,但是即便考场遇不到的dp不会,如果是代码填空,也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猜一猜的,比如区间dp,基本套路都是先枚举区间长度,再枚举一个区间起点。
笔试中离散确实比较抽象,个人觉得不要准备太久(我准备了好久,最后就会0.5道),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搞搞机器学习和机试。
像我这种英语很差的uu,我还是建议英语口语需要适当准备一下,给老师一个好印象,自我介绍要搞熟练(虽然不一定提问),生活基本的小问题要会答,别像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崩出来几个简单句。
非常感谢历届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贴的帮助,也祝24的uu们能顺利上岸!